公益新聞
播種 一個夢想 看著他發芽生長
1952 年起,見到台灣百廢待舉,孫理蓮宣教士以基督教芥菜種會之名,著手救濟事業、幫助痲瘋病患、募款致力照顧孤兒寡婦、受刑人或 貧困、疾病的民眾,發放美援救濟衣服,麵粉等。陸續在全省設立育幼院、少年之家、殘障之家、肺病療養院、烏腳病院、巡迴診所、山地產院、 原住民的職訓學校,提供褓姆、護理、木工、技藝、汽車修護等技能訓練,並發展南洋地區的救助事工。
因應工商社會需求,1991 年起開始學前幼教托兒服務,另為銀髮族 設立安養部,提供安養居住與休閒的多元化服務;並設立養護部以照顧 臥病者。
歷經了五十多年歲月,『基督教芥菜種會』親手播下無數的種子,感動數以萬計的生命。
現在請您一起來參與播種的工作、並見證這些種子長成大樹的喜悅!
。
★基督教芥菜種會 台北市中山區雙城街49巷6-1號3樓 (02)2597-4868
|
先運送再募款
賴坤成表示,不管是離島或是本島,返家的路一直是台東人的痛,有1條順利回家的路,是台東人卑微的請求。黃健庭表示,如何從制度面幫助離島居民解決特殊的困難,台東縣政府將與中央單位共同努力找出可行方案。
黃健庭表示,阿嬤的返鄉費用45萬元,德安航空同意由他背書,「先運送再募款」,協助阿嬤的捐款方式可以:
1.劃撥帳號06502256,戶名:馬偕紀念醫院台東分院,
2.
或是匯款至彰化銀行台東分行,帳號85085103292000,戶名馬偕紀念醫院台東分院,均註明捐款給李林素蓮女士。
3.民眾若由ATM轉帳,銀行代號009、帳號8508510292000,並將轉帳證明傳真至(089)321240,註明捐贈給李林素蓮女士,請社會各界踴躍捐款。1000404
(資料來源:yahoo新聞)
松山慈惠堂 2011台北母娘文化季 "愛要及時 " 活動
*中華民國健國一百年民俗藝術節 全民祈福 百年安康
1.愛要及時•孝親感恩成年禮活動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道教宗脈淵源流長,在中國優良傳統文化與倫理道統,「孝」為百善之首,夫孝,德之始也,弘孝尊親衍為巍巍中華民族重要教化典範。「成年禮」是我國流傳甚久的莊嚴古禮。禮記記載「冠禮」是一切禮儀的開始,而所謂冠禮,正是成年禮....
2.愛要及時•萬人淨山健行活動
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民俗藝術節-全民祈福百年安康•愛要及時•2011慈惠文化季•萬人淨山健行活動
活動地點:臺北市信義區四獸山森林公園、松山慈惠堂
活動期程:國曆100年4月24日(日)
農曆三月廿二日
3.愛要及時•祈天護國祐民大法會 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民俗藝術節-全民祈福百年安康•愛要及時•2011慈惠文化季•祈天護國祐民大法會
活動地點:松山慈惠堂大禮堂
活動期程:祈天護國大法會:國曆100年4月27日(三)至5月1日(日),農曆辛卯年三月廿五至廿九日。
4.愛要及時•保民遶境嘉年華
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民俗藝術節-全民祈福百年安康•愛要及時•2011慈惠文化季•保民遶境嘉年華
活動地點:台北市主要道路
活動期程:國曆100年4月29、30日(五、六)
農曆三月廿七、廿八日
5.愛要及時•弘揚母愛音樂晚會慈悲楷模、孝悌楷模表揚
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民俗藝術節-全民祈福百年安康•愛要及時•2011慈惠文化季•弘揚母愛音樂晚會慈悲楷模、孝悌楷模表揚
活動地點:臺北小巨蛋展演場
活動期程:國曆100年5月1日(日)晚上18:30分起
農曆庚寅年三月廿九日
詳情活動: http://www.sstht.org.tw/
|
|
|
您健康嗎? 您快樂嗎? 您有失眠痛苦嗎?
您要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嗎?
您想要遠離壓力、自在的生活嗎?
生命很可貴,要過得有品質,
為了您的家人及自己的健康快樂、淨化心靈,從吃開始。
5/15(日) 邀您免費品嚐,歡迎大家一同到場參觀,來吧! 這是一箇難得的活動,請勿錯失良機喔!
|
|
|
台北海天禪寺毗臨復興北路捷運線,在復興北路上世青大樓的九樓及十樓,是一處鬧市中極為難得的清淨道場,附近又有數千坪的大停車場(週日停車免費)。
從中山高速公路下來,可轉到民族東路走到盡頭,即可接上復興北路,沿復興北路捷運線旁直走約二公里就可看到世青大樓。
5/29 週日 是海天禪寺 "有機課成果展"
歡迎有興趣者蒞臨參觀 ...
本週日下午 2:00∼5:30 舉行「有機品嚐展示會」。
台北海天禪寺將提供有機茶及多種有機製品與蔬果,品嚐義賣提供近百道有機佳餚(請自備碗筷)
提供現代人的健康心靈環保,為了您的家人及自己的健康快樂、淨化心靈,從吃開始~
機會難得請勿錯失良機喔!
住址:台北市復興北路168號9樓
(世青大樓)--南京東路捷運旁
電話:02-25468111 |
|
|
自由時報記者花孟璟/花蓮報導〕三十多年前由天主教傅光業神父創辦的秀林鄉景美村私立安德幼稚園,八十四年由修女胡美珠接下重擔,目前六十八名幼童,超過一半都繳不起學費,或根本沒有繳錢,但娃娃車還是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學,胡美珠說,孩子沒上學在家也沒飯吃、還可能被喝酒的家長打,她對友善教保計畫每年有教部補助,直說:「這些經費能拿來補助弱勢孩子有多好!」
天主教私立安德幼稚園六十四年創辦,學生九成以上都是部落的原住民學童,不是單親家庭、隔代教養,就是家長長期失業、或以打零工維生,因為經濟條件差,家長多不重視家庭教育,有的孩子週五回家,週一回來全身髒兮兮,因為兩天沒洗澡,甚至連飯都沒得吃。
修女胡美珠接下園長以來,不曾支領薪水,每月為了維持幼稚園營運,到處募款及物資,營養午餐的白米都是社會各界捐助,平均一年下來虧損兩百多萬元。
胡美珠說,安德幼稚園六十八個孩子的家庭多數經濟弱勢,大班有政府補助五歲幼童學前教育,其中有十人符合中低收入戶資格,獲得政府全額補助,其餘有八名學生雖有繳學費,但多數沒有繳交全額,只有兩人正常繳費。
中班廿二個孩子只有二人有繳學費,其餘廿個小朋友都繳交不出,幸虧原民會還有補助一學期一萬元;至於小班及幼幼班共廿八人,也只有九人繳費,但即使有繳費也都沒有全額繳,只能四處募款支應。胡美珠歡迎各界捐助,電話03-8260300 。
|